商城類電商軟件及服務提供商--HiShop海商,歡迎您!
2016年10月,上海馬戲城地鐵站附近,幾個小伙子推著一車柚子,拿著二維碼,在人潮涌動的地鐵口,給APP做地推。他們奮力吆喝著,以1分錢領1個柚子的“誘惑”,引導大家赴一公里外的四不像小店逛逛——那是盒馬上海第二家門店,也是全國第二家門店,開業(yè)不到一個月。
2018年2月12日,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撰文,“盒馬鮮生與大賣場之間的不適感,是互聯(lián)網業(yè)者與零售業(yè)者對變革主導權的爭奪”。被貼上搶奪賣場流量和生意標簽的盒馬,一夜間成了眾矢之的。
不破不立,關于盒馬的疑問太多,侯毅回應說,線上和線下不是零和游戲,順勢邀請吳曉波赴場“激蕩新零售”之約。
兩人并排行走在上海盒馬總部,一個不停發(fā)問,一個不?;卮稹P谐探Y束,吳曉波更新了續(xù)集,“盡管現(xiàn)在盒馬與傳統(tǒng)零售行業(yè)還存在磨合上的問題,但從長期來看,零售行業(yè)要感謝盒馬。”
其實作為最早“吃螃蟹的人”,大賣場早就嘗過甜頭。2016年10月十里堡華堂閉店后,陽光新業(yè)廣場沉寂半年之久,盒馬鮮生的入駐,盤活十里堡商圈,也成為后續(xù)“商改辦”工程最重要的配套商業(yè)。
2016年馬云在云棲大會正式提出“新零售”一詞,振聾發(fā)聵。只不過鮮有人,把盒馬和這個詞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如今,再過一個月,盒馬就滿三歲了。11月30日,第100家門店也在武漢落地,相比沃爾瑪和大潤發(fā)破百店的歷程,效率驚人。前者用了3年,后兩者花了11年時間。
帶著阿里巴巴新零售標桿的標簽,每天迎來送往的專家學者絡繹不絕,是無數(shù)國內外零售從業(yè)者取經圣地,也接受著所有消費者最嚴苛的訓誡和要求。
商業(yè)模式上,100家店足以證明了路徑的可被復制。在門店管理和精細化需求上,100家店也意味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和重新定義行業(yè)的可能性。盒馬味香水,正不斷在消費場景中接受萃取和提煉,變得歷久彌香。
業(yè)界普遍認為,盒馬是這次場景革命中的一條鯰魚,在攪動零售行業(yè)后,還將影響力帶到越來越多的上下游產業(yè),包括農業(yè),快消行業(yè),商業(yè)地產行業(yè)等,總之線上線下,誰也離不開誰。后來盒馬一口氣與和印力、新城 、恒大、碧桂園、融創(chuàng)等13家全國性地產商簽訂合作協(xié)議,吸引盒馬入駐的賣場、綜合體越來越多,越來越高端,甚至一些地產商為了引進盒馬,提供超低租金和補貼裝修的超級VIP待遇。在零售界這些曾經都只是星巴克、優(yōu)衣庫等跨國大牌的特權。
盒馬想要打造的是一個生態(tài):與地產商相互增益,與供應商共同成長。生態(tài)里,沒有傳統(tǒng)零售的渠道費用,零售商和供應商各司其職。生態(tài)里,避風塘、西貝、漢舍、滿記甜品、赤坂亭等品牌可以在,為盒馬定制了各自的“小店”,老字號入駐盒馬開“新店”,打開了年輕人市場,也讓盒馬有了正宗本地老味道。
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顧國建認為:“剔除中間的渠道費用,是交易制度的創(chuàng)新,也是零售本質的回歸。”
這種生態(tài)正潛移默化影響著消費者。白領告別了一日三餐的外賣,開始享受日日鮮的蔬菜;內陸人民一邊堂食正宗海鮮大餐,一邊學習烹調技術,有了上等食材,也有了在親友面前露一手的機會。阿里巴巴CEO張勇過,盒馬帶給消費者是最新鮮的,夠吃一頓就行,下一頓新鮮的食材30分鐘內又送來了。
就這樣,和新消費一起,新餐飲、新制造、新地產,都在被盒馬重新定義。